由一张旧照片想到的……
来源:办公室
发表日期:2014-06-19 01:07:18
点击量:440
“一名头戴草帽、脚蹬雨鞋、身穿工作服的黑瘦养路工人,手握喷枪正在撒油罩面,与农民‘播种’庄稼一样一样的。”就是这样一幅构图巧妙、寓意深刻的老照片,引发我对公路养护工作的很多美好回忆…… 参加公路养护工作的第一年,我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跟着师傅学习加热沥青,俗称“熬油”,像烧开水一样添柴、鼓风、测温度。为控制好油温和溢锅,我每天必须在高高的灶台爬上爬下测控温度,火烧火燎地添煤封火,加班加点地通炉清渣,为掌握熬油技术,付出不小代价。工作没几天,白色的衬衫上全是针尖大的黑点,看起来像极了密密麻麻的跳蚤屎。听老职工讲,可以用汽油擦掉衣服上的沥青小颗粒。我干脆把衣服泡在汽油里,小黑点确实是消除了,白衬衫却整个成了黄褐色。此后,不敢亲近接触沥青,但有时还是“防不胜防”,离它几十米远,细如蚕丝的沥青还是能在衣服上留下“蛛丝马迹”,擦又擦不掉,洗又洗不净,随时可能感染和扩大面积,让人叫苦不迭。 罩面施工的季节里,也是一年最热的时候,天空艳阳高照,脚下油料炽烤,身上厚厚工作服的折磨,让人痛不欲生。几个身壮如牛的职工,30分钟换班作业,也忍耐不住热,不是中暑,就是直接病倒。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沥青还“百般刁难、不依不饶”,它充分发挥特长,在你鞋底粘上一层,沥青又再粘上泥土,这样一层一层地黏合,鞋底变得越来越厚重,走动越来越费劲,身体越来越疲惫,职工就用锨铲、用树枝撬,在硬物上嗑,它像“万能胶”一样,就是不掉。 那个年代,每个养护道班门前都有一个大大的沥青池,实际上是用砖块砌成的大土坑,里面放上几吨沥青,旁边支一口大铁锅,把沥青加热后与碎石搅拌均匀,就成为了沥青混合料。经过人工摊铺、整平、碾压,才能成为平整的沥青路面,这种路面最容易出现泛油拥包和坑槽病害。泛油拥包就是沥青的比例大,坑槽则是“贫油”造成的。你还别小看泛油这个小小的病害,处理起来却要付出异常的艰辛。最容易泛油的时间是暑期中午,沥青高温下会变稀从碎石中渗出,如果处理不及时,就会埋下安全隐患,公路职工要冒高温、战酷暑加强养护,及时消除泛油病害,保障公路安全。 记得1997年的一天,西安公路管理局周至段虎豹河道班的沥青池里掉进了几头牛,当时情况十分危急,大家又都束手无策,只能干瞪眼等着吃“沥青炖牛肉”了。情急之下,道班班长王海峰带领几名青年职工,找来木板、撬杠,经过一下午的“奋战”,终于将牛成功救起。后来,救牛事件成为当地美谈,经过媒体报道还成为108国道上一个传奇,司乘人员口口相传,事迹散播到大江南北
Copyright © 2019 陕西省公路局 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9021号 网站标识码:6100000013

地址:西安市含光路110号邮编:710068电话:88408404

网站地图 网站声明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