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持彩练当空舞 秦巴汉水筑坦途
------------------ ——安康市交通运输局脱贫攻坚纪实
来源:农村公路处
发表日期:2020-06-29 17:52:20
点击量:630

“你们安康是个好地方,有山有水有生活”,凡是来过安康的人都这样评价。

但作为“四区叠加”特困地区,“地无三尺平”也曾经是安康撕不掉的标签。交通不便,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直接造成当地农村群众“脱贫难”、“出行难”,也将它推上了“全省脱贫看安康”的前沿阵地。

2016年以来,安康市交通运输局拿出“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的精神,以“打造秦巴山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交通强市助力脱贫攻坚”为己任,立下愚公志、敢啃硬骨头,将交通扶贫作为先手棋,把交通建设作为关键一招,实现了从破解瓶颈到基本适应、再到引领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昔日天堑变通途,大路小路内外通。

交通扶贫取得新成效

脱贫攻坚,交通先行。这是交通人发出的时代最强音。“我们要借脱贫攻坚的东风,大力推进交通保障项目建设,补齐短板,为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创造良好的交通条件。”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王广华如是表示。

“十三五”以来,全市累计完成交通扶贫投资60亿元,新建改建村组道路1.15万公里,彻底解决了300万群众出行难题。全市139个镇(办)1772个行政村(社区)提前实现100%通沥青(水泥)路、通客车目标,改变了秦巴山区“羊肠小道泥巴路,肩挑背驮一身灰”的历史,实现了“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的梦想。高效便捷的农村公路网络,为全市农民群众早日走上小康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合交通形成新格局

“十一五”以来累计完成道路、水路等交通基础建设投资近800亿元。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实现了从“零”的突破到量的提升。

已贯通8个县区的包茂、十天、京昆、麻安高速穿境而过。正在加紧施工的平镇、安岚高速公路也将于2020年底建成通车,届时我市将实现“县县通高速”目标,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达到800公里,所有贫困县将实现高速公路全覆盖。

安康机场即将实现首飞,西康高铁开工建设,安岚、平镇二级路、国道541、国道316、国道210等10多条600余公里国省干线、160多个2500余公里县乡公路实现提等升级。

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2.45万公里,人均公路网密度全省第一,路网密度由“十五”末每百平方公里26公里,提高到每百平方公里105公里、净增79公里,人均公路网密度居全省第一。

全市水路交通航道里程达到680公里,其中等级航道495公里,瀛湖流水码头、紫阳港江南客运码头、汉王镇码头等建成投入使用,安康船舶拥有量和水路客货运量占全省85%以上。交通先行发展,已为安康实现全面小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保障。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

这一组组数字背后,凝聚着安康交通人的辛劳和汗水,也收获了沉甸甸的荣誉。安康市交通运输局先后荣获交通部“文明单位”、“全国交通系统先进集体”、“陕西省先进集体”、安康市“窗口文明示范单位”等称号,2008年至2018年连续获得市委、市政府目标责任考核“十年优”。旬阳县创建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石泉县荣获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荣誉,交通运输条件的不断改善,为全市脱贫摘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不竭动力。

民生交通书写新答卷

农村公路对老百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资金短缺则是制约安康农村公路建设的“瓶颈”。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地区,钱从哪里来,修路资金如何解决,常常成为一道难题,考验着安康交通人的使命和担当。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安康交通人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中省争取一点、政府补助一点、涉农整合一点、银行贷款一点,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的筹资方式,搭建了多方融资平台。各县区也因地制宜,找到自己的解决办法。汉滨区多方筹资5.8亿元用于农村公路建设,旬阳融资6亿元发展产业路,申请企业2亿元资金建设通村通组路。地方整合和自筹资金45.6亿元,占了总投资的近一半。这种建设“加速度”在安康交通建设史上从未有过。

在石泉县后柳镇,指着干净平整的乡间小路,镇党委书记方绪来眉开眼笑:“这条路属于后柳镇的连村公路,曾经因资金问题迟迟不能动工。可后来,一个月就修好了,建设速度相当快呀,质量也没得说。” 方绪来告诉记者,连村路建设每公里投资约90万元,上级补助30万元,其余部分均需地方自筹。而石泉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村里不富裕,一些乡镇、村庄虽有修路积极性,但苦于资金不足,迟迟未能开工。后来,通过加强考核,明确了主体责任,县镇两级政府积极想办法解决自筹资金问题。

近年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破解农村公路“养护难”问题,石泉县推行农村公路“一长四员”机制,镇坪县实行“养护公司+精准脱贫”,汉滨区力推“公益性岗位+贫困户”,既有效破解了农村公路管护人力不足的难题,又提升了农村公路养护质量,还解决了贫困户脱贫问题。使每条公路都有人管、有人养,让公路真正通乡、通村、通民心。

“十二五”以来,干线公路投入养护资金5.6亿元,实施大中修工程255公里,治理灾害路段175公里,整治隐患路段577公里,维修加固桥梁67座,顺利通过“国评”。以县乡公路干线化养护、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年和“安康好路杯”竞赛评比三项活动为抓手,开展了4个省级和2个市级农村交通运输示范县创建工作。实施通村公路完善工程约2100公里,完成安全防护工程3053公里,危桥改造1912延米。创建县乡示范路58条872公里,建成通村示范路项目8923公里、连户路1万公里。进一步提高了农村公路通行质量。

满意交通得到新彰显

建设是基础,养护是保障,运营是目的。在掀起公路建设高潮的同时,安康交通统筹农村路、站、运协调发展,建立以县城为中心、镇为中转、建制村为支点的三级农村客运体系,实现公交线路与农村客运班线和通村客运的无缝衔接,真正实现了老百姓“出门走好路,抬脚上公交”的良好愿望。

“十二五”期间,安康始终把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作,先后开通了城区至瀛湖、恒口、关庙等城郊公交新线路,公交线路已基本覆盖中心城市规划区范围;通过推行公车公营改革,切实提高中心城市出租车运营的规范化;开通城乡公交线路5条,运行率100%;开展了平利、石泉城乡公交一体化试点,完成28条农村客运线路公交化改造,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全市公交车保有量近500辆,公交线路71条,公交运营里程1400公里,日均客运量15万人次,年客运量5300万人次。安康中心城区及石泉、平利、汉阴等县城乡客运一体化达4A标准,城乡公交通达55个乡镇、370个行政村,县城周边20公里以内主要乡镇覆盖率达82%。同时针对部分客流较小、出行规律不明显、相对偏远的建制村,放宽车辆准入条件,鼓励7座、5座乘用车从事通村客运,实行区域经营+电召预约的运营方式,因地制宜,着力解决偏远群众出行难问题,实现了100%建制村通客车。

公路修到家门口、车站建到家门口、客车开到家门口”成为广大农村真真切切的生活写照。群众出行由过去“走得了”到现在“走得好”,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出行服务,幸福感、获得感大幅提升,快速发展的农村交通真正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排头兵,为全市打赢脱贫攻坚战加速助力。

路兴业旺收获新喜悦

“年年五谷丰,就是路不通,有货卖不出,致富一场空”。这是多年前安康曾流传的一句顺口溜。

一条条旅游路、产业路镶嵌在秦巴汉水间,宛如一条条彩带,舞动山区贫困人口致富梦想,打破了农村自然封闭的状况。没有实现通“硬化路”之前,农民群众是如何出行的?

平利县太平村村主任张卫东给记者描绘了这样一组画面: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赶着驴车;上世纪八十年代,踩着自行车;上世纪九十年代,骑着摩托车;而现在,开上了轿车,坐上了班车。

这一组出行方式的变化,不仅反映了安康市农村公路的发展历程,从羊肠土路,到砂石路,再到沥青(水泥)路,也折射出自“十一五”期特别是“十二五”期以来,安康市交通运输局以“两通”为抓手,在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的出行问题上的坚定决心。

汉阴县漩涡镇曾经是汉阴最偏远的乡镇,长期困于一隅。农民收入主要依靠务农和外出务工。随着汉(阴)漩(涡)公路改造完成,以及杨茨公路、堰坪村道、田凤村道等通村公路的相继建成,漩涡及南部山区与外界的交通阻隔被打通,旅游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如今,漩涡镇境内的凤堰古梯田已成为安康远近闻名的旅游名片,这里出产的有机富硒大米也成为全国各地备受青睐的抢手货,一市斤能卖到几十元,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香饽饽”。便利的交通运输还催生了农村电商的发展,农村电商经营户熊折桂告诉记者:“近几年通过网上销售汉阴富硒大米、野生菌、腊肉等农产品,每年能卖三十多万块钱,这在我们这样的老扒顶上,过去是不敢想的!”

在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江家安看来,送出去的是土特产,展示的是安康地域形象,赚进来的就是钞票。看起来建设的是通村路,其实是打通外界的路、脱贫致富的路、乡村振兴的路。路好了,村子活跃了村民就活泛了,安康交通人的心里,也就踏实了。

几场春雨过后,秦巴山区乡村大地一派勃勃生机。石泉县饶峰镇胜利村农民们抢抓降雨有利时机,开着农用车,沿着水泥路,来到田间地头加紧耕作。老人和孩子出门一抬脚就走上水泥路,来到文化广场嬉戏玩耍拉家常……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借助扶贫春风,在安康这片辽阔的土地上,一条条扶贫路如同种子,洒向人间,待到他日收获时,秦巴汉水必将欢声笑语。

Copyright © 2019 陕西省公路局 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9021号 网站标识码:6100000013

地址:西安市含光路110号邮编:710068电话:88408404

网站地图 网站声明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