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机制 夯实责任 高质量推进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
------------------ 西乡县“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交流材料
来源:农村公路处
发表日期:2023-11-10 16:17:35
点击量:199

西乡,北依秦岭,南屏巴山,总面积3240平方公里,辖17个镇(街道)215个村(社区),总人口41万,素有秦岭南麓小江南之美誉,被联合国官员誉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之一”。近年来,西乡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建设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推进交通强国陕南交通旅游山水画卷试点工作,持续加大交通投入,强化道路日常理,优化运营服务,全县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持续提升完善。截至目前,全县农村公路总里程达2995公里(其中,新增省道、县道、乡道共797公里,村组道2198公里),公路密度92.4公里/百平方公里,等级公路比例逐年提升,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围绕“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我们重点抓好了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建机制”,全域创建聚合力

(一)高位推动部署。成立以县长任组长的“四好农村路”建设领导小组,在县交通运输局设立办公室,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通报创建进度,研究部署有关工作。先后出台实施方案、示范创建方案等加交通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文件20余个,明确全县示范创建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将“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建立起县政府主抓、交通部门督导、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体系。

(二)创新建设模式。积极响应“建养一体化”政策导向,建成全省第一条PPP模式农村公路茶碾路,该公路总投资6.2亿元,全长64.8公里;取特别国债实施白勉峡至十二岭公路;发行政府专项债券4000万元建设公共交通服务中心。与中铁十二局合作,用“抽水蓄能+交通”项目建设模式,有效解决城峡路、县城至峡口旅游公路等重大交通项目资金需求,融资规模达9.2亿元。

(三)坚持示范带动。建立“四好农村路”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有关工作,形成多方发力、齐抓共的良好局面,推动农村公路从“行业主导”向“政府主导”转变;坚持示范引领,农村公路实现从“单点开花”向“全域推进”转变。成功创建市级“四好农村路”示范镇2个、示范路5条;2023年茶碾路在全省“最美农村路”评选中排名前列。

二、聚焦“建好路”,规划引领强统筹

(一)坚持规划引领。把“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指标纳入“十四五”发展规划,细化落实到《西乡县“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推动农村公路与乡村振兴、全域旅游、国土空间等规划深度融合,实现“一张图”理,通过规划引领提“标”,实现乡村公路提“质”,通村公路提“速”。

(二)加强建设监。坚持标准化建设,推行精细化理,逐步健全农村公路工程质量监体系,规范开展建设项目质量抽检,及时整改发现问题。建立从业单位失信“黑名单”制度,构筑主部门定期考核、执法单位不定期抽检、问题项目专门约谈的质量防线,推动农村公路质量责任终身制落到实处,农村公路服务能力逐年提升。

(三)坚持重点突破。以疏通“毛细血”、畅通致富路为突破点,积极推动农村公路向进村入户倾斜,开展农村公路进村入组专项行动。用“县级统贷、财政兜底、逐年偿还”方式,投入国开行贷款和涉农整合资金5.63亿元,新改建通组路、联网路900余公里,实施安防工程587公里,新改建桥梁26座,实现了全县村组通达水泥路、村庄道路普遍硬化,农村公路安全通行条件实现历史性跨越。

三、聚焦“好路”,健全机制保畅通

(一)优化养机制。出台《西乡县深化农村公路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明确农村公路养护主体责任,建立“县为主体、行业指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养护理机制。制定《关于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的实施意见》,构建起“总路长+三级路长”的路长制理体系,建立3个养护中心、8个养护工区,形成215个村道网格作业面,全县共设县级路长3名、镇级路长18名,村级路长215名。

(二)完善考核机制。将农村公路养责任纳入对镇办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制定养权责清单,落实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月查、季考、月兑付”制度,实现了农村公路“有路必、有路必养、养必到位”。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年度考核结果与下年度计划规模和补助资金挂钩,促进了各相关部门和镇办责任落实,有效提升了农村公路养水平。

(三)加强执法监。推进交通运输领域综合执法改革,成立县级交通综合执法大队,建成“县有执法员、镇有监员、村有护路员”三级农村公路保障队伍。加强综合执法与公路理协作,明确养护人员协助保护公路路产路权职责,形成农村公路产权系统化保护机制。加强路面巡查和部门联动执法,定期组织开展联合执法宣传、联合集中治理,其中,在茶碾路设置全市农村公路首个超限超载检测点,实行交通、交警日常驻站理,并购置流动执法车,严厉打击各类侵占路产路权、超限超载运输等违法行为,切实保障农村公路安全畅通。

四、聚焦“护好路”,创新方式夯基础

(一)创新养模式。积极探索农村公路多元化养,持续加强养护工区集中养模式,强化预防性养护。将通村公路权属责任明确到村,实现了镇有理站、村有护点的村道理体系。取政府购买服务,落实专人开展村组道路护;坚持合力办交通,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每年财政投入4800万元,招专业化公司,落实农村公路过镇村路段、公路停车区等节点卫生保洁护责任;在茶碾路运行专业化养护,组建30余人的养护中心,大力推行机械化养护。

(二)落实资金保障。将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费和人员经费列入政府预算,县财政每年足额配套953.48万元日常养护资金,完善以财政资金、行业补助资金、村级集体经济收益为主的多渠道资金投入机制,农村公路列养率和经常性养护率均达到100%,2022年全县农村公路优良中等路率达到82.58%。在农村公路养护工作中,我们优先考虑脱贫人口聘为养护人员,全县开发农村公路养护岗位861个,安置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849名,让群众真正成为农村公路发展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三)夯实安全基础。严格落实安全监要求,夯实各级安全责任,推动建立统一、规范、高效的安全风险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全面构建“三位一体”安全监网络及交通、公安、应急等部门协调联动体系。规范开展农村公路安全隐患排查及整治工作,农村公路安全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近三年,全县农村公路领域未发生安全生产和质量事故。

五、聚焦“运好路”,服务为本拓功能

(一)推动农村客运健康发展。有序推进城乡客运公交化改造和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实现了县城周边20公里范围内的公交化运行全覆盖,全县建制村通客车率始终保持在100%。建设5个充电站48个充电桩,全县62辆公交车全部更新为新能源车,实施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投放新能源车16辆,执行农村客运班线通行条件联合审批机制。全县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水平达到5A级,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升。

(二)拓展农村服务功能。将客运服务与城市交通、产业园区、旅游景点相衔接,基本实现市民与游客“零换乘”;加强县镇客运站改造,以农村乡镇客运站为依托,打造了2个镇级客货邮融合一体化的综合服务站,建成二级客运站1个、农村五级客运站9个,开工建设全市首家公共交通服务中心。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客运班车82辆、出租车140辆,实现了城乡联通的交通运输格局,群众出行更便捷、更舒心。

(三)培育农村物流体系。依托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工程,完善县镇村三级农村物流基础设施末端网络,推动构建城乡一体、有机衔接、协调融合的交通运输服务体系。畅通农副产品进城、生活消费品下乡,建成县级2个物流园区、17个镇级农村物流服务站、242个村级服务点,探索客货邮、邮合作运营模式,村级农村递物流覆盖率达到100%,为城乡交通服务均等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六、聚焦“交通+”,交产融合促发展

(一)交通+农业产业,拓展乡村振兴新路径。坚持以交通带动农业茶叶融合发展,围绕“茶药菌猪”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实施农业产业路、园区路113公里,四通八达的农村路网有效促进了农业种养加一体,产供销衔接,科工贸贯通,农文旅融合,为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的交通支撑。2022年,完成农业生产总产值52.7亿元,西乡县入选中国茶叶百强县、省级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培育省市级农业园区15个。

(二)交通+文化旅游,促进全域旅游活跃兴旺。扎实开展交通强国陕南交通旅游山水画卷试点,着力提升核心景区连接道路通行能力,加构建“进慢游”的交通服务格局。狠抓公路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打造景观节点、停车休息区、口袋公园56处,开通景区公交3条,建成2条159公里红色旅游路,今年还将实施县城至江塝速旅游公路项目。随着一批旅游路的建设,骆家坝、午子山、江塝茗园等旅游资源被盘活,游客接待量大幅增长,2022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4亿元,江塝茗园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我县创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23.4%。

(三)交通+工业经济,不断壮大县域经济。坚持以交通带动工业产业发展,建设循环经济工业园道路21公里,今年我们还将启动工业大道东段延伸线、县城至白龙塘石材工业园区道路项目,通过交通条件改善,先后吸引轻工服饰、智能制造、石材石膏精深加工、光伏组件等众多企业落户西乡、投资西乡,为产城融合发展夯实了交通基础。

下一步,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上级主部门决策部署,积极学习借鉴兄弟县区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创新思路、强化措施,加农村公路发展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切实巩固和提升“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建设成果,奋力建设交通强县,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交通运输保障。

Copyright © 2019 陕西省公路局 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9021号 网站标识码:6100000013

地址:西安市含光路110号邮编:710068电话:88408404

网站地图 网站声明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