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要想富,先修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很强的先导作用,特别是在一些贫困地区,改一条溜索、修一段公路就能给群众打开一扇脱贫致富的大门。近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四好农村路”重要论述的科学指引下,留坝县“四好农村路”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旧貌换新颜。从过去“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到如今“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一条条“四好农村路”通村畅乡,成为民生路、产业路、致富路,为农村群众带去了人气、财气,为党在基层凝聚了民心,走出了一条交通助力乡村振兴的“留坝实践”。
全国最美乡村路—高江路
留坝旅游环线
陕西省留坝县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北部,秦岭南麓腹地,总面积1970平方公里。全县辖7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73个行政村3个社区,总人口4.2万。近年来,留坝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强国和“四好农村路”指示批示精神,构建留坝县全域旅游“快进+慢游”交通网络,推动交通+旅游+产业+乡村振兴全面深度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两山两化”(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走深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转化之路。特别是精心打造的留坝旅游环线,以“交通先行、促旅发展、融合反哺”的特色发展模式,真正实现了建一条路、造一片景、富一方百姓,实现“一业突破、百业兴旺”。仅2023年实现生产总值增长6.5%,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4%和7.8%,接待游客588.61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33.4亿元,吸纳1700余名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获得稳定收入近8000余万元。昔日的国家贫困县发展成为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论)实践创新基地,2022健康中国·康养旅游百强县,跑出了“四好农村路”振兴乡村富裕全民的加速度。
二、项目实施和成效
留坝旅游环线起于全国最美乡村路高江路,经国道316、S221留侯镇张良庙至营盘级公路、太狮路,止于武雪路,全长171公里。道路两旁水杉、梧桐和银杏等树木遮天蔽日,五彩斑斓,如一条彩链串联起张良庙紫柏山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栈道水世界国家4A级旅游景区、张良庙、狮子沟牧场、紫柏山国际滑雪场等多张旅游名片,穿行于秦岭最美小镇火烧店镇、营盘运动小镇等历史文化名镇,实现了对外与干线路网无缝衔接,对内与重点景区紧密联系,形成了集“生态、景观、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畅安绿舒美”旅游千里景观廊道。交旅融合创新项目道班·宿、嗨King公路营地被评为2022年度、2023年度全国交旅融合创新项目。
(一)以路为景,织密全域旅游交通网。近年来,留坝县秉承“公路也是风景”的理念,以景引路,以路为景。依托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借景、造景、融景、成景”,积极打造具有旅游功能和文化特色的精品示范线—留坝交通旅游环线。先后投资3.62亿元,完成S221留侯镇张良庙至营盘二级公路、武雪路、高江路等公路建设。在项目立项、设计、建设全流程融入高质量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将自然景观、风土人情、文化特色融入道路设计,建设阶段同步实施绿化美化、安防设施、公路驿站、观景平台,打造情人谷、千年古银杏树、秦岭一号房车旅居专线等23个旅游环线景观节点,布设20余处停车场、11个公路驿站。环线公路由通行路升级为“三季有花、四季有景、路景相融”的景观路、生态路、致富路、幸福路。
太狮路
情人谷公路驿站
客运招呼站
(二)交旅融合,试点路衍反哺新模式。依托已建成的留坝交通旅游环线,开发营盘自行车骑行、太子岭森林穿越、老街漫游、玉皇庙乡村徒步等近400公里秦岭游线路及产品,建成3条县域农村公路旅游主题线路和6条旅游公路支线,将全县16个景区景点、1个历史文化名镇、5个特色小镇、8个乡村旅游区、景观节点、公路驿站和停车港等串点成线。同时不断完善交通设施的旅游服务功能,沿途布局了精品民宿19家,房车营地7处,农家乐100余家,实现交旅深度融合发展。特别是秦岭网红民宿的“道班·宿”,依靠全国最美乡村路—高江路带来的人气,盘活留坝县闲置道班资源改造成为民宿,采取“政府+扶贫社+运营商”管理运营模式,探索出村合作社闲置资产入股分红、分红资金反哺村道养护的创新养护方式,入选全国公路路衍经济开发典型案例。并成功推广复制“石门道班宿”“火烧店供销社三农书院”“江口粮站红色文化服务中心”“嗨King公路营地”等一批项目,每年反哺村组道路养护资金已达400余万元,走出了一条“交通先行、促旅发展、融合反哺”的汉中特色发展模式。
全国交旅融合创新项目—道班宿
(三)“交通+”,铺就和美乡村致富路。“交通+产业”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以旅游环线为依托,带动沿线特色产业的发展,先后建成代料食用菌栽培、土鸡、蜜蜂养殖、核桃板栗中药材种植等产业基地170余个。覆盖县、镇、村的三级农村物流网络和配送服务站,让当地特色优质农产品搭上销往全国各地的快车道,打通了物流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也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有景看、有活干、有钱赚”。2023年,全县75个村(社区)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均达15万元以上,农户年人均增收6800元,拉动农产品销售量年均增长30%以上。“交通+体育”拓展特色小镇新发展。留侯镇营盘村结合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及便捷的交通,高起点建设营盘足球基地,打造足球特色小镇。建成以来先后承办省、市100多项赛事,接待国家女足等300多支球队集训,在足球训练基地的基础上营盘村还陆续开发了紫柏山滑雪场、自行车漫道、登山步道,形成了集交通、住宿、餐饮、休闲观光为一体的体旅消费链,每年直接经济收益达500万元,当地的21家农家乐餐饮、住宿收益就近200万元,就近解决务工人员达100多名,营盘村由偏僻的贫困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全国首批乡村旅游扶贫观测点,为国家乡村旅游扶贫的探索提供了留坝经验。“交通+智慧”实现安全便捷新出行。积极试点智慧公路,建立智慧综合交通运输平台,在交通旅游环线全线安装智能监控系统18个、弯道预警系统12个、9个电子公交站牌,投用共享汽车7辆、单车480辆,实现与旅游信息、出行服务、公路养护、路况监测、灾害预警等服务数据共享、融合和综合利用。
蓬勃发展的特色西洋参种植、蜜蜂养殖、香菇种植产业
营盘足球小镇
三、经验启示
留坝县交通旅游环线带动减贫创新实践,通过下好久久为功“定局棋”,绿色发展“先手棋”,探索实践“主动棋”,群众参与“关键棋”,长效管理“长远棋”,走出一条交旅融合减贫致富的“六变”创新之路。
1.公路美景变致富“钱”景。通先后建成生态旅游公路2条、红色旅游线路1条、旅游公路支线6条。以公路为载体,精心设计推出“观秋景、赏红叶”旅游环线快旅风景道、“最美山村公路”慢旅风景道,形成“红叶节”“秦岭之夜”等一批乡村旅游品牌。积极利用公路沿线荒滩荒地和闲置房屋,打造公路景观节点、沿线露营基地、房车营地,让好路景变成好风景,好风景成为好“钱”景。
2.闲置资产变旅游资源。化解土地政策给旅游开发带来的瓶颈制约,科学合理开发利用闲置资产。在“道班·宿”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又成功推广复制了“石门道班宿”“火烧店供销社三农书院”“江口粮站红色文化服务中心”等一批项目。留坝县73个村3个社区全部闲置资产实现了盘活利用,一个个废弃道班变身精品民宿,一段段废弃公路建设成交通驿站,一座座闲置粮站改造成历史文化博览馆,一块块腾退旧房和宅基地化身民宿集群,交通助推旅游、旅游反哺交通的留坝模式遍地开花。
3.农村民居变特色民宿。留坝县交旅的发展带来了空前的人气,县委、县政府规划建设了十大特色民宿集群,按照当地环境、村民个人喜好等改造民居做特色民宿,投入运营的民宿年平均入住率达65%以上,旅游旺季更是“一房难求”,运营总收入达到1.1亿元。村民在民宿的发展中尝到了甜头,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自己动手改造闲置房屋、美化周边环境、提升服务水平。有效推动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配套、人居环境改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显著提升,14个村被评为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16个村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创建美丽家庭示范户923户。
4.人员外流变人员回流。过去留坝县青壮劳力都选择外出务工,大学生们更是走出大山后鲜少回乡就业,如今交通物流的便利、乡村旅游的持续火热,成为乡村振兴的流量引擎,有力促进了人才招引和回流,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隐居乡里创始人陈长春、杭州市民宿行业协会执行会长夏雨清等42名“新村民”落户留坝,谭悦、张骏杨等大学毕业生回乡66人,向波、孟丽莎等能人回乡41人,李卿、王春旺等企业家入乡25人,孙策、杨茂鹏等农民工返乡852人,让乡村振兴更具生机和活力,实现人员从“走出去”到“走进来、留下来”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