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邀请到了陕西省道路运输管理局副局长曹鑫,就全面实现驾驶培训机构新服务模式培训改革工作与大家进行交流。曹局长,您好!
各位网友大家好,主持人好!很高兴通过省交通运输厅网站这个平台和大家交流。
曹局长,首先请您谈一谈当前全省驾驶培训机构基本概况?
近年来,我省驾培管理工作稳步推进,用硬手段打造硬实力,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目前全省共有443家机动车驾驶培训机构(一级80所,二级184所,三级179 所),形成了以一、二级驾校为主体,三级驾校为补充的合理化格局。全省驾培工作重点是抓培训质量转变,确保培训大纲、培训学时落实到位。2016年3月份以来,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有关驾驶培训改革方面的有关规定,全面推行计时培训计时收费、先培训后付费服务模式(简称新模式),2018年底确保采用新模式的驾培机构覆盖率达到100%,切实提升驾驶培训的质量和服务水平。
省运管局以培训质量信誉考核为抓手,以驾校诚信体系建立为切入点,每年开展驾校质量信誉考核工作,考核结果与驾校发展挂钩,对排名靠后、社会意见大的驾校,通过降低其综合培训能力等措施限制发展;对排名在前、社会赞誉度高的驾校,在政策上予以鼓励和支持,促进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曹局长,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多项关于驾驶培训考试改革方面的举措,请您谈谈驾驶培训考试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2015年12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对我国驾驶人培训考试制度进行改革。确立了开展驾驶培训机构推行“计时培训计时收费 先培训后付费”的新服务模式,实行自主报考、确保考试严格公正等一系列社会关切的问题,这次驾考改革是贯彻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主要有三方面考虑:
第一,主动适应形势发展。我国驾驶人数量持续高速增长,截至2015年11月底,驾驶人已达3.2亿,目前驾驶人已达3.3亿,数量位居世界第一,每年考领驾驶证3000多万人,预计2020年驾驶人将达到4.7亿。群众迅速增长的驾驶培训考试需求,给做好服务管理、保障交通安全、提升汽车文明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第二,积极顺应群众呼声。随着汽车社会的到来,驾驶技能已成为人们工作生活的基本技能。群众反映学车难、约考难,希望学车更加经济自主、考证更加规范公正,有的还希望进一步简化手续、提高效率。
第三,着力加强规范管理。实现驾培驾考阳光、公正、廉洁。鼓励驾驶培训机构推行“计时培训计时收费 先培训后付费”的新服务模式,打破过去传统的“先付费后培训”的传统服务模式。
曹局长,请您谈一谈什么是“先培训后付费”驾驶培训新服务模式?
好的。驾驶培训服务新模式是“计时培训计时收费 先培训后付费”的培训模式,也就是把传统驾培培训的“打包式”一次性收费模式,变为以学时为单位的分次收费模式。学员可按学时预约练车,进行完预约的学时练习后再向驾校支付本次预约学时的费用。
曹局长,“先培训后付费”驾驶培训服务模式与传统模式有何不同?
首先,“先培训后付费”模式是建立在严格执行《机动车驾驶人培训教学与考试大纲》中教学阶段、教学内容和教学学时的基础上的。相较于传统模式而言,整体教学流程更加严谨。
其次,“先培训后付费”模式打破了传统收费模式的“黑洞”,将报名费、考试费与培训费彻底分离,对于杜绝“吃、拿、卡、要”现象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最后,“先培训后付费”模式,为学员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在培训过程中,学员可根据满意度选择付费还是拒付,对于驾校而言则更能将服务承诺切实得落实到培训环节中。
曹局长,“先培训后付费”驾驶培训服务模式是强制执行吗?
从公安部、交通运输部颁布的《关于推进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就已明确指出,积极推行新培训服务模式。“积极推行”换而言之就是鼓励、倡导之意,并无“一刀切”强制推行。对于驾校而言,推行新培训服务模式不但能为学员提供一种新的选择,而且对于提升服务、树立品牌也有着重要积极的作用。对于整个行业而言,推行新培训服务模式也对于规范市场,扭转价格战等恶性竞争不良现象有着深远意义。
曹局长:请您谈谈省运管局在推进驾驶培训考试改革中做了哪些工作?
2016年3月,省运管局出台了《关于推进全省驾培机构服务模式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推行驾培行业“计时培训、按学时收费、先培训后付费”和的服务改革,为确保此项工作取得实效,省运管局主动作为,成立推进驾培机构“服务模式改革”领导小组,细化工作方案,在全省范围内专题部署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服务模式改革工作,并将目标任务细化到责任部门、到人,确保按照既定目标,有效推进此项工作落地落实。一是将此项工作列入全省各级运管机构运管工作重点工作目标任务。制定工作推进方案,并明确时间节点,要求各单位要把工作方案内容细化,任务分解,分工合作,合力攻坚,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细化落实任务指标,把工作目标按月分解量化,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完成时限和工作进度,每月及时上报统计数据并确保其真实性,不做面子工程。二是召开全省驾考改革、民生工程与从业人员素质提升工作座谈会,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夯实工作责任,攻坚克难,真抓实干,积极推进各项工作任务。三是对全省计时系统的使用情况和推行先培训后付费模式进行非了摸底调研工作,查找工作难点,理清工作思路,并督促各驾培机构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落实公开信息工作,公开教练员培训质量、学员评价、服务内容、服务标准、培训时段、收费项目、收费方式、收费标准投诉电话等信息,并向社会公示。四是对全省“计时培训计时收费、先培训后付费”服务模式进行督导检查,确保各项工作有效开展。五是为确保驾培改革配套措施得到深入贯彻和落实,提升驾培机构培训服务水平,印发了各项工作措施文件,举办了全省《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与考试大纲》宣贯暨计时培训系统监管服务平台应用培训班。六是督导各市区全面执行《机动车驾驶培训先学后付、计时收费模式服务合同(示范文本)》,进一步加强计时培训计时收费、先培训后付费服务模式的宣传引导,进一步强化计时培训计时收费、先培训后付费培训活动监督管理。
曹局长,请您谈一谈全省驾培机构新服务模式进展情况如何?
截至目前,全省驾驶培训机构服务模式改革率已达到90%。全省有429户驾培机构安装了计时培训系统,使用覆盖率达96.8%,40户驾培机构实现了“先培后付”服务模式,推进率达90%。自2016年10月起,宝鸡市的32家驾培机构已全面推行驾驶培训新服务模式,学员选择新服务模式的人数处于递增状态,学员普遍反映“自选教练,预约培训,一人一车,即时付费,学后评价”的新服务模式改变了过去“一报定终身 一个教练带到底”的诸多弊病,赋予了学员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在新模式下,教练是服务者,学员通过互联网、电话、驾校现场等方式进行预约学车、预约考前训练。经预约后,学员可自主挑选教练员,自主选择培训时间、培训项目,同时那些业务水平高、教学技能精湛、服务热情、教学耐心的教练员就备受学员的欢迎,也是学员的热门选择,这也掀起了教练员之间在“比、学、赶、超”方面的良性竞争,进一步促进了教练员教学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达到了驾驶培训服务质量和效益“双提升”。
曹局长,2018年将全面实现驾驶培训新服务模式,请问目前还存在哪些问题,省运管局下一步的工作安排是怎样的?
我省驾驶培训改革初见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短板。目前存在问题有:一是个别地市重视程度不够。因重视不够、工作部署不到位的问题,导致改革推进缓慢,改革措施落实不力,全省工作进展不平衡。二是驾培新模式推进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驾培机构只是安装了计时培训系统,并未启用计时系统。这些驾培机构对于推行“计时培训,计时收费,按学时培训,先培后付”的改革模式还存在迟疑、观望、等待的状态。三是个别驾培机构存在培训教学新大纲落实不到位的现象。
下一步的工作打算:今年是交通运输部驾驶培训改革的关键一年,各市区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抓紧抓牢各项驾培改革的落实,确保落地见效。一是推动省、市、县三级驾培监管服务平台与全国数据交换平台联网对接,积极与公安机关考试系统实现信息互联共享,加强培训与考试有效衔接。二是督促个别落后的驾培机构尽快完成计时系统与省级驾驶培训监管服务平台的对接工作,今后在驾培机构质量信誉考核工作中要将是否启用计时培训系统纳入考核。三是督办检查,把改革举措落实到位。各市区要建立驾驶培训新服务模式改革落实专项督查机制,加强督办考核,列明进度和督办清单,紧盯工作进展,狠抓工作落实。对改革推动力度不大、进展延缓的市区,要挂牌督办,约谈相关负责人。
谢谢曹局长的介绍,使我们对驾驶培训机构的新服务模式有了全面了解,也给广大即将学习驾驶技能的网友们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和理性的选择,希望省运管局办好贴近民生实事,全面实现驾驶培训机构新服务培训模式改革。
谢谢主持人,谢谢各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