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访谈
当前位置: 首页> 领导访谈
丁胜仁
陕西省交通运输厅综合规划处处长

做好交通扶贫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交通保障

内容摘要

访谈时间

2013年07月15日

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省交通运输厅综合规划处处长丁胜仁同志,重点就做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交通扶贫工作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丁处长,您好!

主持人你好,各位网友大家好!很高兴能通过这个平台与大家交流。

丁处长,去年以来,大家听到最多的就是交通扶贫工作,请您首先给我们介绍一下,为什么把交通扶贫放在这么重要的位置呢?

好的,我简要介绍一下新一轮交通扶贫的背景。2011年中央扶贫工作会议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将秦巴山区等11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3个已明确实施特殊政策的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作为新一轮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交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先导,是改善民生和脱贫致富的重要保障,新阶段扶贫开发交通必须先行。加快推进交通扶贫工作,是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精神具体举措,也是实现交通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交通运输部高度重视交通扶贫工作,把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交通扶贫主战场。去年2月,交通运输部在咸阳启动交通扶贫规划编制工作;7月,印发《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交通建设扶贫规划纲要(2011-2020年)》,在成都与19个省(市、区)签订部省共建协议,扩大了建设范围,提高了补助标准;今年7月初,在贵阳召开了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交通扶贫工作推进会,全力推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交通发展,努力为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交通保障。

听了您的介绍,让我们感到交通扶贫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您刚才说交通扶贫的主战场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那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我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情况吧。

国家11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涉及我省秦巴山区、六盘山区、吕梁山区3个片区,西安、宝鸡、咸阳、榆林、汉中、安康、商洛7个地市,43个县(区)、810个乡镇、12300建制村、1300万人口,其中农村贫困人口415万,约占全省的55%。从区域上看,秦巴山区覆盖了陕南3市除汉台区外的27个县,以及西安市的周至县、宝鸡市的太白县,一共29个县;六盘山区7个县,包括宝鸡市东北部的扶风、陇县、千阳、麟游4个县,咸阳市西北部的永寿、长武、淳化3个县;吕梁山区包括榆林市东南部的7个县。这些地区,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扶贫开发任务十分艰巨。尽管影响连片特困地区发展的因素复杂、不尽相同,但交通发展相对滞后是共性问题。

我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交通发展情况怎样?

“十一五”以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交通得到快速发展,相继打通了京昆、包茂、福银、青银等高速公路大通道,新改建通村沥青、水泥路4.5万公里,农民出行条件明显改善,有力地支撑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截止2012年底,3个片区公路总里程达到7.4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约1660公里,普通国省干线约3870公里;片区共有二级以上客运站场49个,82.5%的建制村通班车。尽管贫困地区交通面貌显著改善,但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高速公路对外通道不畅。片区34个高速公路对外通道中,有18个尚未打通;片区仍有10个县未通高速公路,区域内部之间以及与邻省高速公路衔接不畅。二是干线公路结构不合理。普通国省干线规模仅占路网总规模的5.2%;二级以上比重仅为30%,低于全省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仍有镇坪、麟游、佛坪3个县未通二级公路。三是农村公路服务水平低。片区仍有4500多个建制村不通沥青(水泥)路,建制村平均通畅率约为63%,低于全省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其中,吕梁山区建制村通畅率仅为56%,远低于片区和全省平均水平。四是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片区建成十年以上二级客运站约占60%,仅45%的乡镇建有等级客运站,21%的建制村建有停靠点;货运站场建设严重滞后,乡镇物流配送点覆盖率明显偏低。这些交通“短板”和发展不平衡问题都需要尽快解决。

听您的介绍,感觉交通扶贫任务很重,那么我省交通扶贫有什么总体安排呢?

按照省委、省政府和交通运输部的总体部署,我们提出了我省交通扶贫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科学办交通、合力办交通、勤俭办交通”理念,统筹规划、突出重点、上下联动、讲求实效,着力改善民生、提高保障能力,着力解决交通运输发展的瓶颈制约和突出矛盾,为贫困地区整体脱贫致富提供坚实的交通运输保障。 发展目标是,围绕到2020年构建“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班车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未来三年,力争我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交通运输发展水平基本达到全省平均水平,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到2015年,主要实现四个阶段目标:一是高速公路对外通道基本建成,二是国省干线技术等级明显提升,三是农村公路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四是公路运输服务能力明显提高。每个阶段目标都有具体指标,这里我不展开讲了。 未来三年,我省交通扶贫重点实施九项工程: 一是高速公路对外通道建设工程。推进纳入部省共建协议的白河(陕鄂界)-安康、汉中-略阳(陕甘界)、宝鸡-陕甘界、咸阳-旬邑(陕甘界)、安康-平利、汉中-陕川界、宝鸡-汉中、榆林-绥德、绥德-延川等9个项目建设,建设里程910公里。 二是国省干线公路改建工程。加快纳入部省共建协议的31个国省干线项目实施,建设干线公路约1800公里,争取尽快实现县县通二级以上公路。 三是重要县乡公路改建工程。重点建设一批对经济带动强的县际路、园区路、资源路、旅游路,这是交通扶贫的亮点之一。共安排建设规模约1230公里,拟分三年实施。 四是建制村通畅工程。结合扶贫整村推进、移民搬迁等政策,有序推进建制村沥青(水泥)路建设,同步建设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中小桥梁。 五是客运站场建设工程。支持一批建成10年以上的县级客运站新改建,有序推进一批乡镇等级站和建制村停靠点建设,提升交通运输服务均等化水平。 六是内河水运提升工程。全面建成汉江安康至白河高等级航道,力争开工洋县至安康段航道,改造一批渡点,提升船舶标准化率。 以上六项为部扶贫的重点任务,结合我省农村公路配套设施不足、抗灾能力差、服务品质不高的实际,我们在确保完成部省协议目标任务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增加了一般县乡公路改建、通村公路完善、桥涵配套等3类项目。 七是一般县乡公路改建工程。以整治特坏路,消除白皮路为重点,推进一批一般县乡公路改建,提升县乡公路服务品质。 八是通村公路完善工程。针对早期建成的通村公路宽度不够、排水不畅、防护不到位等问题,试点开展早期建成路面宽度在4.5米以下的通村沥青(水泥)路完善工程,重点完善硬路肩、排水、安全警示设施等。 九是桥涵配套工程。加大农村公路桥涵配套投入力度,加快危桥改造步伐,着力改善缺桥少涵现象。

交通扶贫任务确实很繁重,怎么来推进呢?

近年来,“科学办交通、合力办交通、勤俭办交通”的发展理念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对交通扶贫工作来讲,由于任务艰巨、时间紧迫,更加需要省市紧密配合,需要政府和行业合力攻坚。总体思路是,市上牵头、县抓落实、行业支持。可以从两个方面说。 一方面,省上将全面加大支持力度。一是加大规划支持。结合国家和省上诸多区域规划,积极将连片特困地区的交通项目纳入,为项目实施和争取资金提供规划保障。同时,加强规划指导、技术咨询和后期服务等。在安排年度计划时,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将优先考虑、优先安排。二是加大资金支持。大幅提高纳入交通扶贫规划的国省干线、农村公路、客运站场等项目的资金补助,减轻地方配套资金压力。以国省干线为例,国道二级和三级公路升等改建项目每公里补助550万元,每公里提高了150万元;省道二级和三级公路升等改建项目每公里补助360万元,每公里提高了80万元。三是加大技术支持。加强与地市合作,把“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建立人才交流培训机制,帮助贫困地区培养建设、管理、养护等人才。支持贫困地区公路建设、灾害防治、绿色环保、安全应急等技术研究,加快新技术推广应用。 另一方面,市县将切实抓好实施。省厅与7个地市签订了交通扶贫省市共建协议,明确了各个地市的目标任务。每个地市都出台了具体措施,保障交通扶贫项目顺利实施。各地市的支持措施总体相似,也各有特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支持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将交通扶贫工作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确保责任到位、投入到位、措施到位。同时,将任务分解到各部门、各县,把交通扶贫目标的落实情况纳入政府目标考核。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市县财政加大投入,并将财政每年增收部分安排一定比例用于交通发展;积极拓展公路建设资金渠道,深化与金融机构合作;加强项目推介,吸引和鼓励有实力、重信誉的民间资本参与项目建设。三是落实相关政策。足额落实共建协议中税费减免、土地供给、征地拆迁、建筑材料、环境保障、投工投劳等方面的支持政策。

目前交通扶贫工作进展如何?

我们把交通扶贫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放在全省交通运输工作的重中之重,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多措并举、合力推进。总体来看,我省交通扶贫工作进展有序、开局良好。 一是编制交通扶贫实施规划。去年7月签订部省共建协议后,我们迅速组织力量,加强市县对接,有针对性地编制了交通扶贫实施规划,将我省交通扶贫目标任务分解到有关市县,落实到具体项目,从加强组织领导、出台管理规定、强化资金保障等方面制定了具体措施。 二是签订省市扶贫共建协议。参照交通运输部做法,今年元月,我们与7个地市政府签订了省市交通扶贫共建协议。通过签订共建协议,形成了上下联动,政府与行业合力推进交通脱贫攻坚的局面。 三是完善交通扶贫规章制度。强化项目和计划管理,建立健全省级项目库,重点完善了重要县乡公路、县级客运站、乡镇等级站等项目库。组织省公路局等单位进一步完善了通村公路完善等新增项目管理规定,使所有扶贫项目规划、设计、计划、建设、验收等各个环节规范化、制度化。 四是积极推进项目前期工作。下达前期工作计划,夯实目标责任,全面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主动加强与发改、国土、环保等省级部门沟通协调,加快项目审查审批,积极落实用地指标,形成了合力促前期工作的格局。目前,扶贫规划确定的9个910公里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已全部完成。规划的31个1799公里国省干线项目,25个项目工可研报告基本完成。规划的67个1230公里重要县乡公路项目,大部分项目已完成建设方案审查,施工图设计批复正在加快办理,其中33个项目733公里已开工建设。

交通扶贫工作下一步重点是什么?

今后一个时期,交通扶贫工作重点是抓好规划实施,推进交通扶贫项目建设,我们将着重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加快前期,尽快完善规划项目前期手续,为项目实施创造条件,同时,包装策划一批项目,做好“十三五”项目储备。二是加强协调,督促地市政府足额落实配套政策,加快推进项目实施,确保全面完成交通扶贫目标任务。三是提前谋划,着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目标,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研究,为“十三五”发展做好政策储备,切实打好脱贫攻坚战。

今天,通过与丁处长交流,让我们对交通扶贫工作有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了解。最后,再一次感谢丁处长!

谢谢大家!

本次访谈到此结束!

Copyright © 2019 陕西省交通运输厅 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9021号 网站标识码:6100000013

地址:西安市唐延路6号 邮编:710075

建议您使用IE9以上版本或其它支持Html5的浏览器进行浏览

值班室电话:029-88869099 传真:029-88869011 电子邮件:jtt@shaanxi.gov.cn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