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体育365BET 无障碍阅读

打通闭塞   传承文明

来源: 商洛市交通局 发布时间: 2010-10-08 10:38:27 点击量: 10450

打通闭塞 传承文明
——陕西交通精神之我观
当“奋起和加快”成为陕西交通事业的主旋律,当“通村路”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词,作为一名平凡的交通人,我常为自己能身处这样一个百舸争流、千帆竟发的交通大发展时期而深感自豪。当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以近500公里的速度逐年递增,当通村水泥路以每年1万公里的规模向前延伸,做为一个普通的精神文明工作者,我常在思索:是什么一种力量支撑着我们的事业在强势攻坚、强力推进的征程中高潮迭起、精彩纷呈;是什么一种精神在推动着我们整个行业以万马奔腾、龙腾虎跃的态势向跨越式发展目标阔步走来。
黄土高坡、秦岭山脉构成了陕西地貌的主要特征。生活在这里的百姓,此岸到达彼岸的主要途径是“路”。路的通畅、路的通达与他们的生活紧密溶为一体。靖王高速,让穿越毛乌素沙漠的路途变成一道靓丽风景;黄延高速,把华夏始祖故里与中国革命圣地连为“一脉相承”;子靖、子吴等项目的全面提速,为陕北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支撑起腾飞的翅膀。西柞高速,一道横空出世的秦岭终南山隧道在让世人叹为观止之时,又把一座“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柞水山城掀入游人的眼帘,溶洞、凤镇、农家乐成为都市人休闲旅游的好去处,核桃、板栗、土鸡蛋这些很是平常的山货刹那间摇身一变,都成了紧俏商品,山城里“客栈难觅、酒家难寻”。通车在即的西汉高速又会给人带来多少超乎想象的景致,久违的楚汉风韵又将如何助推陕西“小江南”加快发展,答案定将与车轮滚动的那一刻随之揭晓;蓝商、商界、商漫、安康至陕川界等项目的加快实施,为陕南建设绿色产业、实现突破发展搭建了起飞的平台。南征北战的高速公路建设,强有力地树起了陕西交通大发展的龙头,农村公路与国省干线公路建设更是不甘寂寞,风起云涌,争奇斗艳,如火如荼,一浪高过一浪。一句“让农家兄弟早日走出田间地头的泥泞,共享交通现代化文明成果”的承诺,顿时沸腾了三秦大地,感动了父老乡亲。仅2006年一年建成的通村沥青路、水泥路就超过了前五年的3倍。农民群众无路可走、有路难行的尴尬局面将得到彻底解决。以换位体验用路者的苦辣酸甜做为公路养管的秤杆,公路养护按需投入彰显改革大手笔,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新跨越。有路必养、养必见效、有路必管、管必到位的举措,彻底扭转了公路养护疲于应对,被动应对,伤心应对的保畅状态,公路养管乏力的现状得到了显著化解。
路,就是我们的产品。我们生产的不仅仅是有形有色的公路桥梁,而是陕西交通人对社会的庄严承诺,是全行业的形象宣言;我们修筑的不仅仅是一条条通村水泥路,而是党和政府与农民群众的连心桥、连心路,是我们行业对广大人民的真情实意。省交通厅厅长曹森如是说。每一条公路、每一座桥梁、每一道隧洞,看似冰冷的混凝土结构物,实则是克服艰险、发展进步的文明标志。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让关中率先发展、陕北跨越发展、陕南突破发展的步伐更加轻快;迂回便捷的农村公路,让三秦百姓摆脱贫困、奔向富裕的路子更加宽敞;日臻完善的陕西交通服务体系,必将推进建设西部强省的宏伟蓝图尽快变为现实。
一位长者说:“交通建设,本身就是一个打通闭塞、促进和谐的过程,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更是加速发展正当时。”闭塞,是因为有屏障,就意味着落后与贫穷。群山林立、峡谷密布、重峦叠嶂、沟壑纵横,是美不胜收的自然景致,也是阻挡视野、困绑脚步的天然屏障。没有路的生活是苦的,没有路的百姓是穷的。这里生活的人,出门不是上山就是下坡,对行路难的体会更为深刻。行路难,筑路更难。如果说,行路难表达了用路者对交通需求的朴素情感,是一种期盼,也是一种鞭策;那么,筑路更难则描述了交通人内心深处的真挚体验,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使命。打通闭塞,沟通地域,推进和谐,传承文明。正是这样一种责任和使命,凝聚了陕西交通行业的精气神,支撑着陕西交通的大提速、真问责、强推进和勇改革,推动着我们陕西交通事业一路高歌、乘风破浪地驶入辉煌。
每一条坦途的贯通,就是文明奏响的乐章。
打通闭塞、传承文明,
陕西交通,明天定更好。

分享到:
Copyright © 2019 陕西省交通运输厅 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9021号 网站标识码:6100000013

地址:西安市唐延路6号 邮编:710075

建议您使用IE9以上版本或其它支持Html5的浏览器进行浏览

值班室电话:029-88869099 传真:029-88869011 电子邮件:jtt@shaanxi.gov.cn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