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成绩 开拓创新
努力构建我省治超工作长效机制
----冯明怀总工在2008年全省交通系统治超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同志们:
上午好!元宵节刚过,省厅就召开全省交通系统治超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全省治超工作。这说明厅党组特别是曹森厅长高度重视治超工作,把治超工作作为全省交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次会议,就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治超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交通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总结经验,准确把握形势,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目标,振奋精神,再鼓干劲,全力推动我省治超工作长效持久开展。
按照会议安排,王平局长还要做干线、农村公路治超工作报告,曹森厅长还要做重要讲话,我就全省治超工作报告如下,请同志们讨论。
一、
总结经验,发扬成绩,以利再战
2003年我省先于全国启动了治超工作,一年一些新措施,一步一个新台阶。特别是去年5月20日启动新一轮深化治超以来,厅党组提出了“一手抓加快交通发展,一手抓深化治超,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
调整了治超思路,变“只卸载、不罚款”为“卸罚并举,严厉打击”,由宣传教育、震慑劝导转向严管重罚和长效治理;
明确了治超目标,将年初确定的超限超载率控制指标由4%提高到3%,提出了治超工作四项任务、八项目标和十项制度建设;
强化了治超措施,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超限超载运输治理的通告》,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超限超载运输治理的紧急通知》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全省交通系统和有关部门积极行动,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治超攻坚战。经过半年多的努力,治超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悬浮轴车辆专项治理攻坚战取得胜利。针对悬浮轴车辆数量剧增,超限超载愈演愈烈,对公路路面造成严重破坏的实际情况,厅党组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做出了专项治理悬浮轴车辆超限超载的决定,积极向省政府汇报,在相关部门的大力配合支持下,重拳出击,打响了治超攻坚战役第一仗。这一举措,引起了悬浮轴车主的强烈反响,在全国范围内有了震动。全省出现了30多起悬浮轴车主堵路、闯站、破坏检测设施、聚众上访等状况,特别是榆靖高速榆林收费站、勉宁高速勉县收费站,事态不断升级扩大,形势一度严峻。但我们各级领导、治超队伍、收费队伍从上到下知难而上,以大无畏的精神,耐心细致的宣传教育工作,强有力的措施和绝不退让的气魄,顶住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化解了矛盾,平息了事态,夺取了胜利。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共接待悬浮轴车主100余次2000多人的上访。拆解非法改装悬浮轴车辆800多辆,斩断了悬浮轴车辆销售的渠道,经营者也不再购买。我省治理悬浮轴车辆超限超载的行动,引起了
交通部和国家发改委的高度重视和关注,交通部给予了坚决的支持,国家发改委在汽车产品准入目录中对悬浮轴车辆重新做了规范和调整。
二是专项治理大吨位车辆超限超载取得显著成果。去年,全国连续出现了20多起桥梁跨塌事件,引起了国家高层特别是交通部和各省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交通部就保护公路桥梁安全运营多次发出通知和文件,特别强调严禁55吨以上的非法超限超载车辆上路过桥。省上领导就保护公路桥梁安全也做了多次重要批示。实际上我省先于交通部提出了桥梁治超的问题,曹森厅长已布置做了一些基础性工作,交通部通知下发后,他又亲自带领厅治超办、省公路局的同志进行了专题调研,制定下发了《关于桥梁治超有关问题的紧急通知》,各级交通部门迅速行动,坚决贯彻落实。省公路局、高速集团、交通集团和各市治超办在这次专项治理活动中,严把车辆称重、桥梁检测、通行证审批、路面检查、行政处罚、桥梁加固与监护等关口,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全省共处置大吨位非法超限超载车辆500多辆,较为妥善地处理了大件货物运输和桥梁治超之间的矛盾,遏制了大吨位非法超限超载车辆蔓延的势头,有效地保护了我省公路桥梁的安全运营,受到了交通部、省政府领导的表扬和肯定。
三是源头专项治理取得长足进展。运管系统严格控制货物装载源头,强化监管力度,层层签订目标责任,并与源头业主签订了货物合法装载协议书,实施重点站场人员派驻和巡回检查制度。全省共进驻232个一、二类货物集散地,对1000多个矿山、货运站场和三类货物集散地实施巡查,确保超限超载车辆不出场、不出站,规范了运输企业和驾驶员经营行为。厅运管局、各市运管处主要领导还联名立了“军令状”,表明了源头治理不达目标决不罢休的决心和信心。省公路局靠前指导,在府谷县率先开展源头治理试点工作,探索源头监管的办法和机制,为货物源头治理积累了经验。咸阳、榆林等市结合实际,召开了全市货物源头专项治理工作会议,加大对礼泉、彬县、神木、府谷等重点区域煤炭转运站的清理整顿。宝鸡开展了打击水泥等建材运输车辆超限超载专项活动。通过专项整治,全省源头装载超限超载率明显下降,恶性竞争得到了抑制,公路运价合理回升,运输效益稳步提高。
四是
区域联动治理效果明显。为了集中整治盲区盲点、昼伏夜出、避站绕行和跨区域超限超载行为,省厅下发了《关于集中开展相邻市区联合治超活动的紧急通知》。经过精心策划、严密组织,于去年8月27日零时,由厅治超办、省公路局牵头,西安、咸阳、渭南三市共同参与,围绕关中环线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区域联动治超活动。三市共出动流动检测车10辆,路政、运政稽查车50辆,交警巡查车3辆,清障车2辆,出动路政、运政、公安人员205人。检测了货运车辆1430辆,查处超限超载车辆45辆,严厉打击和有效震慑了非法超限超载车辆,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五是计重收费与治超联动创出经验。厅收费中心抢抓时机,于去年7月1日和8月10日,在全省61条收费公路237个收费站,先后启动了强化治超计重收费工作,利用经济手段,打击非法超限超载行为,保护合法经营者的利益,有力地配合了治超工作的开展。实现了计重收费与治超互动,经济与行政手段并举,为联动治超工作创出了经验。
六是
治超检测网络不断完善。全年共投入4亿多元用于治超基础设施建设。报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第四批48个治超检测站,其中高速公路32个已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干线公路建成7个,在建9个;高速集团、交通集团针对便携式称重设备误差大,经营者争议多的实际情况,将所辖99个高速公路治超检测站全部更换为地埋式称重系统;省公路局针对盲区盲点和绕行等问题,共配备53台检测车加强流动检测,并积极调研在G312永寿站、S203府谷孤山站建立不停车预检系统,开展试点工作。截至2007年底,全省共建成治超检测站198个,其中高速公路134个,干线和农村公路64个。全省29个重点盲区路段和省界出入口得到有效布控,治超网络体系不断完善,为深化治超奠定了基础条件。
七是
治超法规制度体系初步形成。一方面修订完善了现有制度和政策规定,提出建设的“治超十项制度”不断完善并得到实施。制定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超限超载运输
治理的通告》、《关于进一步深化超限超载运输治理的紧急通知》、《陕西省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考核实施细则》、《关于实行治超责任倒查机制的通知》、《关于加强区域联动治理超限超载有关问题的通知》等十多项规范性文件;另一方面调研起草了《陕西省治理车辆超限超载运输管理办法》和《陕西省实行货运最低保护价方案》等法规政策建议,努力为依法治超创造条件。
八是治超队伍得到锻炼和加强。从去年5月20日开始,集中两个月时间对全省治超队伍进行了集中整顿和培训,严明纪律和奖惩,严把治超队伍进人关,实行公开招聘,清理不合格人员,加强队伍规范化管理。共招聘治超人员492人,清理不合格人员52人,举办短期培训班83期,培训治超人员6100多人次。查处治超人员违法违纪案件36起,查处违法违纪人员73人,努力培养素质高、作风硬、纪律严、能打胜仗的治超队伍。规范执法、文明执法的风气蔚然形成,涌现出了一批先进人物。西安仙游寺治超站崔二宪同志任劳任怨,爱岗敬业,他的言行感动了过往司机和群众,使故意闹事者受到谴责,树立了治超人员的良好形象,被评为全省交通十大感动人物。洪峰副省长和曹森厅长都给予了赞扬和肯定。
通过一年来的辛勤努力,2007年确定的 “四项任务”、“八项目标”、“十项制度”等治超工作目标任务基本完成。车辆超限超载严重反弹的势头得到遏制,超限超载率大幅下降,全省平均超限超载率已降至3%以内;公路养建成果得到有效保护;交通安全形势明显好转,与2006年相比,道路交通事故率下降了15%,是多年来最好的一年。我省的一些做法受到了交通部的肯定和推广。交通部翁孟勇副部长和全国桥梁安全互查组来陕检查时,对我省治超工作都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治超是陕西交通工作的一大亮点,曹森厅长在全国治超电视电话会议上介绍了经验,我省治超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
治超工作之所以取得显著成效,一是“政府统一领导、交通部门牵头负责,有关部门配合支持”,形成了强大的治超合力;二是有厅党组的坚强领导和正确决策;三是各级交通部门按照厅党组的要求,把治超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层层落实责任,严格奖惩兑现;四是在全方位宣传工作的引导下,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治超工作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支持,营造了良好的治超环境和舆论氛围;五是归功于一线治超人员及在座的各位尽职尽责,依法严管,顽强拼搏的努力工作。
同志们,在看到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治超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看到我省治超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政策法规缺失,一些非法经营者得不到应有的惩处;二是检测技术手段落后,保畅压力依然较大;三是源头治理工作进展还不平衡;四是农村公路治超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五是还存在盲区盲点、分合载和绕行现象;六是个别执法人员行为不规范,队伍素质还要提高。因此,我们要在总结经验发扬成绩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治超工作新形势,深刻认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全面部署安排好2008年的治超工作。
二、创新思路,突出重点,着力构建长效治超工作机制
今年是贯彻落实十七大和省委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我省治超工作从集中整治、专项治理转向常态管理、长效机制的起步之年。我们肩上的担子很重,面前的困难也多,要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不断创新开展工作。
2008年我省治超工作的总体思路是: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九部委通知精神,
按照
“严防重管高速路、全面控制干线路、保护稳定农村路”的方针,坚持“
依法严管、标本兼治、立足源头、长效治理”,
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法规制度,强化科技手段,优化检测网络,提高队伍素质,加强区域联动,全方位实施监管,服务交通加快发展大局,保护公路建设养护成果。
围绕这一思路,今年,要把建立健全长效治理“五大机制”作为治超工作的重点来抓。
一是要强化部门协调配合机制。各级交通部门要发挥牵头负责作用,加强与治超成员单位的协调配合,充分调动和发挥公安、工商、发展改革、质监、安监、法制、纠风等治超成员单位的积极作用,把好车辆生产、销售、上牌等关口。加强对非法改装、拼装车辆的专项打击力度。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部门配合、工作联动的部门协调机制。
二是要
完善计重收费和治超联动机制。我省计重收费和治超工作相结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仍需继续探索,要以收费站点为依托,落实路政、治超执法人员驻站制。对收费站查出的超限超载车辆,由收费站交驻站执法人员处理。超限超载车辆没有经过执法人员处理的,收费站不得放行;对于擅自放行超限超载车辆的,要追究直接责任人和相关领导的责任。各收费站管理单位要将此项工作落实到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之中。
三是要健全治超稽查和责任倒查机制。加强稽查和责任倒查是治超工作的重要手段。通过“下游查上游,路面查源头、出口查入口”的方法,对查出的超限超载车辆,要从源头监管、治超检测、计重收费等各个环节倒查问题发生的原因和责任主体。谁违反谁负责,谁违反查处谁,不留死角和漏洞。对查出的问题,要限期整改,并按各级签定的目标责任书现场扣分,作为年终考核的依据。对内外勾结、违法违纪,擅自放行非法超限超载车辆的工作人员,要坚决清理出治超队伍。
四是要强化运输源头监管机制。运管机构是货物源头监管的责任主体。要大力推进重点货物源头站(场)的运政人员派驻制,从监管内容、监管职责、监管手段三个方面把运政人员进驻源头监管工作落到实处;对享有“绿色通道”鲜活农产品运输、电煤运输等优惠政策的车辆,也要确保不超限超载;厅运管局要修订完善我省货运企业质量信誉等级评定办法,研究制定相关规范性文件,把治超工作作为评定企业质量信誉等级的重要内容,并实行一票否决;不断创新源头监管的长效机制和措施。
五是要全面落实“黑名单”制度。由厅治超办牵头尽快修订完善我省治理超限超载车辆黑名单制度,并认真执行。各治超办对查出的非法超限超载车辆按月汇总报送相应市运管处和厅运管局来确定黑名单。由各市运管处按黑名单制度相关规定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上报厅运管局,处理结果要在媒体上公开曝光。省公路局对上了黑名单的车辆不予办理超限超载运输通行证。
三、创新措施,夯实责任,全面完成年度治超工作目标任务
(一)完善
治超法规体系,奠定依法治超的基础
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是依法治超的前提。根据治超的工作需要,今年要系统地研究现行法律法规对治超工作的适应性,借鉴吸纳成熟经验,配套出台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提升法规层次。一是密切关注国家《公路保护条例》及其配套规章的立法进程,将公路保护条例的立法精神贯穿到我省治超的规章、制度和政策之中。二是要积极与法制办协调,以省政府规章出台《陕西省治理车辆超限超载运输管理办法》。三是制定颁布我省桥梁治超和不可解体大件货物运输管理办法。四是制定我省车辆超限超载长效治理实施意见,为我省治超工作奠定法规政策依据。
(二)继续加强站点建设,优化治超检测网络布局
按照统筹兼顾、合理布局的原则,对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网络布局重新进行一次调研论证。充分发挥干线公路在治超全局中承上启下、全面控制的比较优势,以弥补农村公路治超的薄弱和不足。由省公路局牵头,提出全省干线公路治超检测站点调整、补充和新建方案。同时要求加快文明示范站建设。省公路局、高速集团、交通集团要按照国家和我省治超检测站建设相关标准和规范,在干线公路和高速公路建成一批设施完善、管理规范、信息共享、统一标识的治超文明示范站。
(三)建设不停车预检系统,提高工作效率
我省一些路段因车辆流量较大,检测站车辆拥堵引起社会反响。针对这一问题,省公路局、高速集团、交通集团要在总结已建成的不停车预检系统应用效果的基础上,深入调查研究不停车预检系统在干线公路、高速公路的实用性,提出不停车检测系统建设方案和意见,有计划的在交通流量大、易发生车辆拥堵的路段再试点建成一些不停车预检系统,取得成功经验后适当推广。另外要在所有治超检测站全面推广车辆牌照自动识别系统,要求上半年完成此项工作。
(四)建立超限超载管理信息平台,提高管理水平
2005年交通部已对全国超限超载车辆监控网络建设提出明确要求,我省也在积极推进,去年已完成了我省治超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和论证工作。今年,要初步建成集数据、图像、语音传输三位一体的全省治超管理信息系统,通过整合现有网络、信息资源,运用先进科技手段,共享现有联网收费系统中的超限超载车辆信息,实现全省检测站联网监控、收费处罚、黑名单信息报送、社会投诉举报处理、超限超载行政审批和超限超载车辆网上倒查等多项功能,同时向陕西交通信息专网发布相关信息,为资源共享、综合治超、长效治理服务。
(五)建立区域联动机制,加大联合打击力度
要按照《关于集中开展相邻市区联合治超活动的紧急通知》,进一步推进区域联动治超。加强省内关中、陕南、陕北各片区的联合行动,扩大集中专项治理的效果。对各辖区内发现的非法超限超载车辆,特别是车货总重超过55吨的非法超限超载车辆,必须就地消除违法行为,不得放行到相邻市、县(区、市)。在开展省内区域联动治超的同时,我们还要主动与毗邻省(市、区)积极协调沟通,建立区域省份治超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制定区域省份共同治理车辆超限超载的路子和办法,互通信息,协调配合。加强对省界出入口、跨省绕行路段的监控,形成政策互动,信息共享、工作联动的区域治超机制,加大联合打击力度。
(六)创新方法和手段,
实现农村公路治超新突破
深入推进农村公路超限超载治理,切实保护农村公路完好,是落实“三个服务”的根本要求。去年,我们启动了农村公路治超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由于农村公路线长、点多、面广,路网初具规模,一些超限超载车辆利用农村公路绕行现象时有发生,保卫农村公路建设成果已成为当前治超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农村公路治超的责任主体要与农村公路建设管理的责任主体相统一。要依靠当地政府,依靠沿线广大人民群众,群防群治,打一场农村公路治超的人民战争。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民群众爱路护路的意识。省公路局要制定出台全省农村公路治超指导意见,强力指导和大力支持农村公路治超工作。各市交通局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符合当地农村公路治超特点的政策措施,实现我省农村公路治超新突破。
(七)加强基础管理,降低治超成本
根据各市实际情况,一是进一步规范治超站工作流程,优化、整合各类资源,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核定治超站工作人员编制,提高人力资源和资金的利用效能;二是加强经费管理,按照核定的人员和编制,合理确定年度治超经费预算,及时下拨到位,切实做到开支按预算,支出按标准,追加按程序。三是加强治超经费内部审计工作,强化监管,努力降低治超成本。
(八)不断
加强队伍建设,树立治超队伍的良好形象
一是各单位都要建立行之有效的人员管理制度,严格治超人员的准入条件;二是要建立健全治超队伍经常性教育机制,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教育工作,举办培训班、知识竞赛、技术比武等活动,不断提高治超人员业务技能;三是要规范执法行为,统一执法程序、规范法律文书、统一处罚标准,提高文明执法、规范执法的水平。省公路局要按照有关规定,指导高速集团、交通集团路政支队行使行政处罚权;四是要关心职工的福利待遇和文化生活,给广大职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
在做好上述八项重点工作的基础上,到今年年底,全省治超工作要实现八项目标:(1)治超长效机制基本确立;(2)全省治超检测站点基本建成;(3)因治超造成的道路不畅问题基本解决;(4)治超盲区盲点基本消除;(5)农村公路治超有实质性的进展和突破;(6)源头监管工作全部到位;(7)建成33个文明示范治超站。(8)车辆平均超限超载率稳定控制在3%以下,其中高速公路控制在2%以下,干线公路控制在3%以下,农村公路控制在4%以下。
为了建立治超工作五项机制,完成八项任务,实现八项目标,省厅继续以年度目标责任制形式由我代表省厅与省公路局、高速集团、交通集团、厅运管局签定目标责任书,由王平局长代表省厅与各市交通局签定目标责任书,要求各级都要层层签定治超目标责任书,逐级细化分解任务指标,将目标责任落到实处。
同志们,新年伊始,气象万千,我省交通事业在2007年取得了辉煌成就的基础上,更加春意盎然、生机勃勃。我们坚信,在厅党组的带领下,在交通系统和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省治超工作在务实创新的道路上一定会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为保护来之不易的公路建设成果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